第(2/3)页 一石高,代表能够产出一石高的土地,石高是容积单位,跟石一样,换成重量,也就是两百来斤大米。 这么看起来,三十石高不少了,足足有六千多斤大米呢! 但实际上嘛,那就呵呵了。 因为日本的石高制度下的土地,并不是由武士们进行耕种,而是由农夫进行耕作的,武士们与农夫们对产出的分配,而是按照公四民六划分! 负责耕作土地的农夫,拿六成的收成,而武士则只能拿四成的租子! 这么算下来,一个武士一年的收入,就有些低了——才两千多斤大米。 就这两千来斤大米,还不是他们的净收入——这两千多斤大米里面,有相当一部分要用来保持武士们的武备。 譬如说,保养刀枪,甲胄。 再加上,大名的藩政,也必不能达到百分百的执政效率,而且,日本国的贪污腐败也是存在滴,所以,真正能落到武士手上的大米,吃到他肚子里的,根本没有多少! 更甭提,武士们还需要养活妻儿,需要住房,需要采买柴米油盐,这些琐碎的东西。 这些东西,无一不在花费着武士们不多的俸禄! 因此,在日本国,哪怕是受大名雇佣,能有俸禄拿的普通武士,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的。 想吃大米饭吃到饱? 想屁吃呢! 在这样的情况下,朱慈烺制定的这个俸禄标准,就算的是很高了! 二十六两的年俸,至少能够换上五千斤的大米,相当于幕府那边的两倍啊! 实际上更多——朱慈烺这不拖欠工资,在他这的武士们,都是管饭吃的,衣食住行,全部包了,盔甲武器,也不需要武士们自己采办。 也就是说,一个武士,只要不成家,只要不主动花钱,吃住都在军营,一年能够净攒下二十六两银子! 此时,当朱慈烺这他这个俸禄标准说出来后。 这些在日本国,连一年两千斤大米的俸禄都混不到的低层武士们,甭提有多激动了,纷纷朝朱慈烺道。 “太子殿下,我们愿意效忠!” “太子板载!” 板载什么意思,朱慈烺当然懂了,他呵呵笑着,然后示意这些武士们不要激动,继续的说着自己这的待遇,只听他道。 “除了这个外,尔等还有旁的好处呢!” “我大明朝,向来是有功必赏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