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需饷百万!” 吴襄回答回答。 “百万两的银子,不是个小数目,现在给不了,何况,朝廷现在并不需要关宁军入卫京畿,只要他坚守山海雄关就成!!” 说罢,朱慈烺话锋一转。 “本宫以抚军监国太子之身份,发十万两饷银给吴三桂,另外,还请吴老将军,手书一封给令子,让他务必坚守住山海雄关,绝不可以让鞑子趁虚而入,京畿防务,稳如泰山,流寇远着呢,这用不着他,他只需要专心守关,随时候旨就是!” “可是,陛下那……” 吴襄微微皱眉,站起身来。 “陛下的旨意,发不出去了!” 朱慈烺呵呵一笑,朝吴襄咧嘴,露出一口白牙说。 一听这话,吴襄脸色顿变,他意识到,朱慈烺已经封锁了内外城门! “殿下,这是多事之秋,不能再生事端啊……” 沉默良久后,吴襄朝朱慈烺说。 这意思就是劝朱慈烺不要内乱。 这倒符合吴家的利益。 一旦大明内乱,大明肯定是要完蛋的。 届时,吴家这个军阀集团,可就失去了东家了,而吴家的实力,又不够自立为主,只能够投靠一个势力,无论是过来的大顺,还是关外的满洲。 在吴襄看来,都不如大明朝好。 大明朝一年舍得花几百万两的银子。 可是,李自成,还有多尔衮,都不可能会花这么多银子养他们老吴家。 大顺,大清,都不缺强兵劲旅。 不可能花大价钱,来养吴三桂这么一个军阀。 在这样的情况下,大明能不崩盘,自然是最好的。 “这一点不用吴老将军不必担心,还请吴老将军,抓紧时间手书一封!” 朱慈烺朝吴襄说。 “老臣遵旨!” 吴襄不敢怠慢,连忙颔首。 然后便去书房写信。 十万两银子,肯定是要给吴三桂的,不图别的,稳住他就是,朱慈烺也不缺这十万两。 能用十万两银子,换吴三桂呆在山海关不动弹,太值了! 至于早早的,调吴三桂走海路南下? 呵呵,朱慈烺不是傻逼,他不可能这么做。 既然南迁了,那么,吴三桂的关宁集团,就注定要被抛弃掉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