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史上最强败家子-《百工匠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不经意低头,才发现自己正踩在一条中华瓷道上,密密麻麻的瓷片标本被搁置在地上的凹槽中,隔着透明的玻璃,嵌在沙面上。

    顺着瓷道从头到尾,分别是按年代排列的瓷片标本,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陶片,汉代陶片,唐代窑瓷片,宋代钧窑及龙泉窑、汝窑、影青瓷片,宋元代枢府、法华、三彩、磁州窑瓷片,金代红绿彩瓷片,元代青花瓷片,明代成化官窑、宣德红釉官窑、弘治黄釉官窑瓷片,直到清代各期民窑瓷片标本。

    除开日常陈列的1200多件瓷片,馆藏达六万件,最小的只有指甲片大小,还记得跟片儿白有过一面之缘。

    五十多岁,短平头、眯眯眼、唐装,脖间挂着一条围巾,倍儿精神,倍儿有型。说起话来语速很快,满口标准的京腔能把人侃晕。

    后来才知道,白家祖上在京城也算住着百年老宅子的名门望族,其祖父白梦璋留洋归来,是昔日京城导游业的掌门人,早年曾在古董行耳濡目染,自己变成大玩家。

    祖父过世后,父亲白纪元继承古玩,放在东西厢房,其中大多是些名贵的官窑瓷器。可惜破四旧,父亲被迫砸掉大部分瓷器,但总算冒着生命危险,偷偷用两个樟木箱装着保存下来48件小型瓷器。

    80年代初,导演李翰祥身为白家不知道隔了几房的远亲,来找白纪元。作为当时大藏家的李翰祥知道白家祖上白梦璋是个行家,想来淘换点东西。

    当他看到白家从樟木箱中搬出的那些瓷器,异常兴奋,表示愿意出1万元外汇券收购。起初白纪元不同意,但片儿白只惦记着冰箱、彩电、录音机,当时最流行的所谓三大件。认为1万元对于这些小瓷器实属天价,便极力撺掇父亲,促成这笔交易。

    仅一年多后,他从一本杂志中看见介绍李翰祥收藏古玩的文章,其中有20多件藏品都是他们家的东西,而且下边标价少则几十万,多则数百万港币!

    片儿白彻底懵圈,父亲到死都没有敢说这件事,打掉牙往肚里吞,只有在心里默默悔恨自己的无知,骂了半辈子:败家子!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