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八章 又遇熟人-《鉴宝我有面板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拿起那件青花的玉壶春瓶,底款有“宣德年制”的字样。

    明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,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。它们以其古朴,典雅的造型,晶莹艳丽的釉色,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,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,其烧制技术达到最高峰,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,其成就被称颂为“开一代未有之奇”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的青花瓷,也被誉为青花瓷的黄金时代。

    宣德青花瓷的胎体洁白细腻,凝重灵巧,轻重适度。釉面肥厚莹润,有“肥亮感”,釉层表面有较密的“橘皮纹”。

    在造型上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,创烧了许多新的器型,有许多是受到中东金银器、玻璃器造型的影响而烧制的,器物造型敦厚端庄,秀美规整。

    在纹饰的绘画上采用小笔渲染填色技法,由于笔小蘸料有限,需不断重复蘸料绘画,这就使得纹饰上留下许多深浅浓淡的笔触痕迹,这与以后使用大笔绘画的风格迥然不同。

    楚河很清楚,要鉴定宣德年间的青花瓷,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。

    其一,就是青花料。

    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进口的“苏麻离青”料,青花色泽深浅有致,浓重处往往会出现黑疵斑点,在洁白细腻的胎色和白中微闪青的釉色的衬托下,显得尤为精美。

    这种青花料,由于含锰量低,减少了青花中的紫、红色调,因而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呈现出蓝宝石的色泽;由于含铁量高,往往会在青花中出现黑色铁斑,这种自然形成的黑疵斑点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。

    其二,就是橘皮纹。

    青花瓷釉面多橘皮纹是宣德青花瓷的突出特征,釉质肥厚细润,釉面多白中泛青,在青花瓷器身器足的边际、棱角等转折处,常有呈水绿色的积釉。有的釉面气泡密集,大小不一,呈乳浊状。琢器的器里釉汁流淌不均,可见垂流痕。

    楚河看了一会,又忍不住看了眼那位专家。

    他的表情,立即让那位专家提心吊胆起来。而周全则是有些期待地望着楚河,看样子,果然又有问题?


    第(3/3)页